广州环球宝贝哪里好
推荐文章
成功案例
热门文章
建军功臣流亡海外,周恩来到柏林请他复出,毛主席亲自主持欢迎会
2024-03-26

1992年元旦,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正在南海视察工作,突然接到了广东省委书记打来的电话,电话里说:“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,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安排和接待警卫工作。”

改革开放初期,经济和社会上的思潮出现了一些困境,虽然都一一解决,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理论来支持改革。邓小平同志要来南方,明显是想看看改革开放的成果,陈开枝也隐隐感觉到,这件事有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。

1月16日上午10点左右,改革开放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在发表著名的“南巡讲话”前,来到了深圳先科公司。这家公司是中国激光光盘、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基地,在那时候享有“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先行者”的荣誉。

之所以为邓小平的南巡安排这一站,既是因为先科公司的发展,也是因为先科公司的董事长。得知邓小平要来后,陈开枝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董事长,出于人情,出于工作,邓小平同志一定都想见见他。

董事长很早就站在先科公司迎接,邓小平同志到达先科公司后,第一眼就看到了董事长,立刻问道:“你是叶老二?”

董事长急忙地伸出了四个手指头,凑到老人身边,说:“不是,我是老四。”

邓小平同志看了看他的脸,仿佛想起了什么,但什么也没说。过了一会儿,邓小平同志才有些略带遗憾地说:“我们几十年没有见面了!”

董事长点了点头,邓小平同志又问:“正光在哪里?”

董事长回答道:“他正在海南工作。”邓小平同志提到的正光,是董事长的弟弟。

邓小平同志听完后,欣慰地点了点头。接着,好像从回忆里抽离一般的,整个人更换成了另一种状态,投入到了参观先科公司的工作中。

这个董事长是什么身份,能让邓小平同志如此重视呢?

他叫叶华明。他的名气并不响亮,也并不是跟邓小平同志一起参与过革命的军人,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。但他和邓小平同志,以及毛主席、周恩来、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有过相当多的交集,因为他是在党中央的照顾下长大的。

他的父亲,叫叶挺。他们的故事,也要从叶挺讲起。

叶挺小时候就是个脾气暴躁,有革命理想的人。15岁那年,黄花岗起义爆发,叶挺义无反顾地响应,剪掉辫子,反抗清朝统治,因此第一次尝到了被抓捕的滋味。

同年,武昌起义爆发。牢狱之灾本就没有让叶挺屈服,武昌起义的爆发更是让他坚定了自己革命救国的理想,从这时候开始,他坚定地信仰起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。为了实现抱负,叶挺先后考进了广东陆军小学、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。

在校间,叶挺参与过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,也给《新青年》写过信,信里说,“道德根本之基在于觉悟”。对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,让叶挺对革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,他认为,革命就是要“振污世,起衰溺。”

叶挺的表现,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。这人叫何子渊,是辛亥革命的元老,也是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。粤军,刚好是叶挺的家乡军。叶挺毕业后,在何子渊的推荐下,在福建漳州加入了建国粤军,直接担任支队副官,并加入了国民党。

叶挺加入的国民党,追随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。叶挺也就此走上了自己的革命道路。

1920年,建国粤军奉孙中山的命令,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,叶挺跟随部队一同前往,这场战斗,让他名声大振。

当时,在粤军的第二期作战计划中,叶挺率领了一支精锐部队做前锋。叶挺部行进到惠阳淡水镇时,突然遭到了敌人在淡水公路旁的黄皮径设下的埋伏,敌军数量是叶挺部队的4倍。

惠阳正是叶挺的故乡,相比敌军,叶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敌军人数众多,也挺不敢轻举妄动,于是亲自到阵地的前沿,利用熟悉环境的优势偷偷摸清了敌军的情况,然后趁其不备,带领部队发动突袭,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军。

黄皮径战役,就此成了叶挺的成名战。叶挺也因为这场战斗一路晋升,先后担任了粤军第1师的少校参谋、工兵营副营,后又调任为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。1924年,粤军总司令陈烔明叛变,炮轰元帅府,还是叶挺冒死救了宋庆林一命。

1924年,国共第一次合作,国民党派出了一部分优秀的年轻军官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,其中就有叶挺的名字。这趟莫斯科之行,也成了叶挺一生的转折。

这所学校还有一些共产党的学生,比如邓小平、刘少奇、朱德等人。叶挺在莫斯科学习的日子里,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,对这种新的思想产生了深深的向往。后来,叶挺又到了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,认识了一批中国共产党员,跟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。

这年冬天,叶挺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但1924年对叶挺的人生而言,重要的不仅仅只是加入了中共。

1921年的时候,孙中山为了纪念近代革命家朱执信,创办了执信女子中学,这个学校在当时名声很大。

(民国执信中学女学生运动会)

跟叶挺同在大元帅府工作的李章达有个同乡好友,叫李少村。李少村的女儿叫李秀文,正是在执信女子中学读书,还是学校的“校花”。

李秀文那时候就听说过叶挺的名字,英俊潇洒,年少有为。叶挺在第一次见到这个比自己小了11岁的小妹妹时,也被惊艳到了。李章达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思,极力撮合,叶挺和李秀文经过不断地接触和了解,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
去莫斯科之前,叶挺辞去了所有的职务。临别前,叶挺正式向李秀文求婚,却遭到了李秀文父亲的反对。李秀文把叶挺求婚的事情告诉父亲时,父亲含糊其辞地说:“现在正是你们两个上进的时候,婚姻要作为鼓舞双方的前进的力量。”

李秀文没想明白父亲的态度,以为是父亲不同意。晚上母亲找到李秀文,悄悄对她说:“你爸爸早就看中了叶挺,是希望他当了团长你们再结婚。”

李秀文很开心,把这件事说给了叶挺。叶挺仔细一想,也觉得有道理。于是两人定下了承诺:等叶挺当上了团长,就到李家提亲。这下叶挺有了更多的动力,李秀文也每天等待着叶挺的好消息。

1925年,叶挺从苏联回国。在苏联学习过后的叶挺得到了军队的提拔,先是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,后来参加了讨伐陈烔明的东征战役,不久后又奉命率部前往肇庆。

当时虽然是国共合作,但蒋介石心机深重,不得不提防。去肇庆的目的,是要组建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独立团,独立团必须要一个军事才干、政治信仰都优秀的人来带领,组织上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叶挺。

就这样,大名鼎鼎的叶挺独立团成立了,叶挺也成了“叶团长”。

不久后,叶挺找到了李秀文,兑现了自己的诺言,两人也就在肇庆当地的阅江楼举行了婚礼。新婚过后,本应该是过着安定的幸福生活,但当时战局动荡,叶挺肩上的担子很重,只能匆匆奔赴战场。

子弹是不认人的,李秀文每天都在担心叶挺。当时她也没想到,嫁给叶挺后,踏实安心的日子屈指可数。即便如此,她也一直站在叶挺的身后,默默地经营着叶挺的“大后方”,养育儿女,支持革命。

北伐战争中,叶挺的独立团声名赫赫,叶挺也成了“北伐名将”。随着北伐战争逐渐进入尾声,蒋介石开始明里暗里的镇压共产党,叶挺等人也开始准备着反抗蒋介石独裁统治的起义。

1927年8月1日,叶挺与周恩来、贺龙、朱德、刘伯承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。

叶挺在南昌起义中,担任了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,率部进入了潮州、汕头。但国民党军队人数众多,装备精良,寡不敌众之下,战斗还是失败了。那时候周恩来碰巧患病,出于形势考虑,叶挺只能撤退。

把周恩来护送到香港后,叶挺又回到了广东。

1927年12月11日凌晨,叶挺在广州军营里举行了誓师大会。这场誓师大会上,广州总指挥部公开举起了“工农红军”的旗帜,“红军”也在此后成了中共革命武装的名字。

叶挺担任工农红军的总司令。

誓师大会后不久,叶挺、章太雷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。

(广州起义)

虽然广州起义依然失败了,但也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,让中国的工人农民看到了希望和共产党人的决心。那时,尽管时局艰难,但共产党人众志成城,艰苦奋斗,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。

作为广州起义最主要的领导人,叶挺却在起义失败后退出了中共。

当时,叶挺却受到了李立三、王明的无端指责。他们认为叶挺应该为广州起义的失败负责。叶挺脾气本来就爆,找共产国际申诉,也被拒绝,一气之下,主动退出了共产党。

当时的国民党已经在蒋介石的统治下,早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。叶挺干脆离开了中国,在海外流亡,先后德国、法国等地打工生活。

这时候还陪着叶挺的,只有妻子李秀文。

叶挺遭遇了军事上的失败,政治上的不公,非常失意。在德国,叶挺买了很多书,刻苦学习军事知识。夫妻二人生活很困难,叶挺平时就去打零工,或者去果园里给人做采摘工人,或者翻译文章,以此维持生活。

这期间,叶挺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。不知是生活所迫,还是想通了一些事情。

堂堂军长落魄至此,叶挺的革命理想却从来没有放弃过。

旅居德国的革命人士也常常劝叶挺回国,凭叶挺的才能,回国一定会给革命事业创造很大的贡献,留在德国实在可惜。

1931年,日本发动了“九一八”事变,远在欧洲的叶挺再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了。于是,叶挺带着妻子回到了澳门,暗中准备着革命力量。

也是这几年里,李秀文为叶挺生下了第四个儿子,取名叶福恒,也就是后来的叶华明。
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。身在澳门的叶挺成了国共两党急需的军事人才,国民党要员们得知叶挺回到澳门后,就已经开始积极拉拢,但叶挺一概拒绝了。最后,叶挺选择回到了延安,但没有重新加入共产党。

毛主席亲自为叶挺主持了欢迎大会,还请他吃饭。当时,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“新四军”。毛主席欢迎叶挺,是想请他担任新四军的军长,这是党内商议后的结果,由毛主席再跟叶挺商定。

(新四军)

壮志未酬的叶挺自然愿意担此重任,在1938年1月正式出任了新四军军长,随后率部移驻到江西南昌。

叶挺率领新四军也立下了不少战功,最为著名的,就是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。“反扫荡”的作战持续了接近一年,叶挺在战区攻下数城,发动民众,巩固了皖南的抗日阵地。

抗日战争中,叶挺并不是国共两党的人,但一直贯彻执行中共的革命路线,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1941年,国民党发动了有预谋的“皖南事变”。当时奉命北上的新四军在皖南被国民党8万多人阻击,而新四军只有9000多人。

新四军将士们在1941年1月8日陷入重围,叶挺指挥着新四军的指战员们抗击突围,跟国民党反动派部队血战了整整七天七夜。因为没有补给,加上敌军数量过于庞大,叶挺部很快就陷入了弹尽粮绝、无力抵抗的状态。

9000多人,只有约2000人分散逃出,其他战士全部牺牲,其中包括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、副军长项英、参谋长周子昆。项英和周子昆本来已经成功突围,但突围后却被叛徒暗杀。可见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次事件的预谋之久。

叶挺则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,从此失去了自由。

当时,李秀文正在广州。在那之前,李秀文一直陪着叶挺在新四军中。叶挺生活十分简朴,只靠着李秀文照顾,在军营里,李秀文对战士们也很照顾,非常受尊敬。后来战争越来越危险,叶挺只好让李秀文先回去。

这一别,再次得到叶挺的消息,就是看到了报道皖南事变的报纸。蒋介石声称新四军“新变”,要将叶挺送到军事法庭。虽然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这个罪行做出了正面的斗争,但李秀文依旧很担心叶挺,连续好几天吃不下去饭。

好在同志们的斗争是有用的,蒋介石并不敢真正拿叶挺怎么样。

1942年下半年,李秀文终于得到了见叶挺的机会。当时叶挺被关押在湖北恩施,李秀文带着孩子去找他,叶挺又被软禁在了桂林。李秀文于是又带着孩子到桂林,一家人这才重逢。

不久后,李秀文的母亲带着叶挺的其他孩子也到了桂林,其中就有刚刚7岁的叶华明。

那时候叶家的生活非常拮据,一家十几口人,靠着摆地摊和拍卖家产维持生计。社会上的人士从四面八方寄给叶挺信和钱,但到了叶挺手里,信封全部被打开过,里面只有信,没有钱。叶挺一家人所有的生活,每时每刻都在特务的监视下。

迫不得已之下,叶挺只能带着家人们自救。叶华明那时候也跟着父亲一起,放羊、种菜、捞猪草,有时候还会一起上山去挖野菜和蘑菇。国民党隔一段时间就回来让叶挺签“悔过书”,但全被叶挺拒绝了。

直到1945年8月,叶华明才得以逃离被软禁的生活。那时候,为了家人们的安全,叶挺和李秀文已经再次分开,李秀文则带着一家人躲避国民党和日本人,逃难到广州。整个叶家提心吊胆,颠沛流离了好几年。

当时,10岁的叶华明和9岁的妹妹叶扬眉,揣着父亲的亲笔信千里迢迢到了重庆,找到了周恩来。叶挺将这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党中央的同志们照顾,从此以后,叶华明就一直生活在这些领导人的身边。

1945年中秋,毛主席正在重庆跟蒋介石谈判,也专门见了叶华明兄妹,后来将他们带回了延安。叶华明兄妹在延安住的是周恩来住的窑洞,由朱德负责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。

他们被送到延安中学读书后,每到周末都会被朱德的警卫员接回枣园,给他们改善生活。

1946年,在中共中央的努力下,叶挺终于重获自由,出狱的第二天,就电告中央,申请重新加入共产党,请求中央审查历史。毛主席也回电,表示同意,并把他叫做“亲爱的叶挺同志”。

1946年4月8日,叶挺走上了重庆飞往延安的飞机,同乘的有妻子李秀文、女儿叶扬眉以及还没有取名的儿子“阿九”,机上还有王若飞、博古等中共重要领导人。

叶华明在延安期盼着父亲的到来,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噩耗。

叶挺将军乘坐的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失事,全机人员全部遇难。

叶华明从此就成为了失去了父母的孩子。

延安生活很艰苦,周恩来后来又把叶华明送到了解放区的张家口。在张家口照顾他的,是聂荣臻,他跟聂荣臻同住。聂荣臻对叶华明很好,日复一日的照顾下,叶华明也从失去父母的悲伤中走了出来,化悲愤为力量,立志要当飞行员,或者造飞机。

这个梦想,是为了怀念自己死于空难的家人。

聂荣臻却否定了他的想法,理由也正是因为他的家人死于空难。

最后,叶华明去了哈军工,选择了航空发动机专业。进入哈军工半年后,叶华明又被哈军工选派到莫斯科航空工厂学院进修,朱德总司令在那里为叶华明授予了少尉军衔。

叶华明成绩优异,以科科满分的成绩毕业归国后,到钱学森做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,成了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专家。

世事难料,叶华明曾经想研究如何造出更安全的飞机,学成后做的却是研制攻击飞机的武器。

1983年,叶华明做出了新的人生选择。

当时该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全国掀起波涛,叶华明也到了当时并不繁华的深圳,想为经济建设做贡献。此前,叶华明到荷兰访问学习过,高科技企业飞利浦公司让他记忆深刻。在那时他就有了从商的念头,因为他觉得“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激光光盘”。

后来,叶华明担任了深圳市科委主任,没过多久就开始组建先科技术开发公司。当时,往发展技术方向走的路线遭到了很多人反对,但叶华明坚持自己的判断,靠着借款、贷款,做出了中国第一个激光唱片、唱片机、DVD等产品。

后来,先科公司越做越大,紧跟世界的科技发展,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类产品生产基地。

邓小平同志南巡视察先科公司时,也对叶华明的工作非常的赞赏。后来,很多国内外的各国政要只要到了深圳,都会到先科公司参观。

邓小平同志再见叶华明这一年,叶挺已经遇难46年了。

曾经轰轰烈烈为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早已远去,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拉开帷幕。邓小平同志见到叶华明时流露出的遗憾,更多的,大概是因为叶挺将军。同志们陆陆续续地倒下,留下来的人们,成立了新中国,还要建设国家,更要使国家富强。

这是一条比革命更远的路。

那时的邓小平也已经88岁了。

一代人终将老去,但总有人正年轻。

应该幸运的是,叶挺将军的儿子也很争气,虽然不像父亲一样上战场,但在改革开放中的表现也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,为国家做出了相当的贡献。国家的未来,靠的正是这样一代一代为国奋斗的人们。


参考资料